傳統攝護腺肥大手術有什麼優缺點
傳統攝護腺肥大手術已經是上個世代的手術了,在美國或其他先進國家九成以上的患者都是接受雷射手術。而在台灣,因為健保不給付雷射手術,仍有許多的患者因為經濟考量而接受傳統攝護腺手術。
傳統攝護腺肥大手術的優點:
- 有效性:畢竟這是一個使用了接近半世紀的手術,其有效性是不容質疑的,在許多文獻甚至把傳統手術定為攝護腺肥大手術的黃金標準,許多後來使用更高科技治療的手術,都一定要拿來跟傳統手術比較效果,有些高科技手術雖然手術更安全,但是排尿改善的效果不見得會比傳統手術好,有些甚至較差,傳統攝護腺肥大手術通常可以有效地減輕攝護腺肥大導致的尿頻、尿急、排尿困難等症狀,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療效是無庸置疑的。
- 長期效果:相對於一些非手術治療方法,如藥物治療或射頻治療等,傳統攝護腺肥大手術的效果通常更持久,並且可以長期改善尿道症狀,與現在主流的雷射治療的長期效果相當。
- 切割精確:傳統手術的切割誤差較雷射手術還要來的小,也就是說傳統手術的切割非常精確,非常適合那些較小而確實有造成阻塞的攝護腺肥大,治療這些較小的攝護腺需要高精確度的切除阻塞部分,而不能傷到欲保留的組織,相較之下較小的攝護腺如果單純只用雷射手術來做,常常切割並不十分精確,可能會造成一些術後的併發症。
- 手術技術成熟:傳統手術畢竟是一個已經有接近半世紀經驗的手術,大部分合格的泌尿科醫師都非常純熟,醫療界對於傳統攝護腺肥大手術的技術和操作有著豐富的經驗,較不容易發生醫療失誤。
傳統攝護腺肥大手術的缺點:
- 出血風險:傳統攝護腺肥大手術中出血量十分可觀,一般而言移除一公克的攝護腺組織,平均出血量大約10至15cc,對於較大的攝護腺常常可能需要移除50到100公克的攝護腺組織,出血量可能達到超過1000cc,對某些患者的身體是嚴重負荷。
- 尿道狹窄:傳統攝護腺肥大手術時因為器械管徑較粗,會造成對尿道的過分摩擦和擴張,而產生尿道損傷,尿道損傷在手術後的一段時間內會演變成為尿道狹窄,臨床上傳統手術後造成尿道狹窄的案例並不少見,可能在術後很長期的一段時間都必須要定期接受尿道擴張治療,有些患者這一段期間甚至長達數年。
- 性功能障礙:傳統攝護腺肥大手術因為其電流特性,許多文獻都證明有可能導致性功能障礙,如勃起功能障礙或射精問題等,這可能對患者的生活品質產生負面影響。逆行性射精會發生在超過70%以上的傳統手術患者。勃起功能障礙較少發生,但是以傳統手術來做治療,如果過度的移除攝護腺組織,會傷害到負責陰莖勃起的緊貼於攝護腺外表面神經網,而造成勃起功能障礙,因此傳統攝護腺手術刮除的深度拿捏對於性功能的保存至關重要。
- 尿失禁:有些患者在手術後可能出現尿失禁問題,這可能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治療和管理。
- 恢復時間長:相較於雷射手術以及一些更新的攝護腺肥大治療方式,傳統攝護腺肥大手術的出血量大、恢復時間較長,患者需要花較多的時間來康復。
- 麻醉風險:手術過程需要使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這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風險。
- 在考慮傳統攝護腺肥大手術時,患者應當仔細評估手術的利弊,並且與醫生充分溝通,確保自己做出的決定是最適合自己的。同时,患者也可以探討其他治療方法,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