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用藥副作用及案例分享
攝護腺肥大(前列腺增生)是男性常見的問題,常用的藥物治療包括以下幾種類型:
1. 甲型受體阻斷劑:這類藥物可以放鬆攝護腺和膀胱頸部的平滑肌,減輕尿道收縮,改善尿流。常見的用藥包含暢利凈/活路利凈(Tamsulosin)、優列扶(Silodosin)和可迅(Doxaben XL)等,而甲型受體阻斷劑有一個很嚴重的缺點,就是非常容易在一開始服用的時候產生姿勢性低血壓,其中以可迅的降血壓效果最為明顯,其次是暢利淨和活路利淨,優列扶是最不容易造成姿勢性低血壓的藥物,姿勢性低血壓對於某些高齡的患者非常危險,這可能會造成他們發生跌倒,而產生髖骨或是下肢骨的骨折造成往後的一段時間都必須要臥床,增加其死亡率。因此在使用此類藥物時了解患者的基礎血壓,並且在使用藥物後對血壓嚴密的監控非常重要,但也不是說血壓高的患者就可以放心的服用甲型受體阻斷劑,我就遇過一位患者他服用藥物前血壓高,收縮壓170mmHg舒張壓110mmHg,在服用藥物後仍然產生姿勢性低血壓,發生暈眩和跌倒的現象,對於某些未妥善控制高血壓患者,對於血壓驟降的耐受性更差,這個也是我們必須要特別注意的,即便如此,大部分患者在一開始服用的一兩個星期內可能會經歷姿勢性低血壓,但是通常能夠在兩個禮拜以後,慢慢的靠自身血壓的調控使血壓正常化,姿勢性低血壓的症狀也會慢慢消失。
2. 5-α-還原酶抑制劑:這類藥物可以抑制5-α-還原酶,降低睾酮轉化為二氫睾酮的速度,減少攝護腺增生。常見的5-α-還原酶抑制剂包括波斯卡(Finasteride)和適尿通(Dutasteride)等,這類藥物可以有效的使攝護腺的體積縮小,一般而言,服用半年的時間大約可以減少20到30%的體積,但是這些藥物也會有一些副作用,例如:服用一段時間後發生明顯的性功能障礙、男性女乳、症乳房疼痛等,但是在臨床上的觀察,許多患者雖然一開始得不到症狀的緩解,但是在長期服用後滿意度都還不錯,攝護腺也有一定程度的縮小,所以這個藥物是非常值得推薦的。多適達(Duodart)其中包含Dutasteride和Tamsulosin,這樣只要一顆藥即可,服用較為方便。
3. 磷酸二酸酯酶-5抑制劑:這類藥物主要用於治療勃起功能障礙,但也可以幫助緩解攝護腺肥大相關症狀。常見的磷酸二酸酯酶-5抑制劑包括犀利士(Tadalafil)和威而鋼(Sildenafil)等,現在這類藥品的專利都已經過期,許多學名藥紛紛出現,學名藥有相等的效價,但是價格較為便宜,較容易被一般民眾所接受,這個藥物對於性功能以及攝護腺肥大所產生的排尿障礙都非常有幫助,對於攝護腺肥大合併性功能障礙的中老年男性無疑是一大福音。
4. 膀胱放鬆藥:這類藥物可以幫助緩解尿急、尿頻等膀胱症狀。常見的用藥包括:衛喜康(Solifenacin)、得舒妥(Tolterodine)和歐舒(Oxybutynin ER)等,這些藥物的使用拿捏非常重要,如果劑量稍微太高會立刻造成反效果,增加排尿困難,剩餘尿量,使的症狀更加嚴重。
5. 植物提取物:例如鋸棕梠(Saw Palmetto)等植物提取物被用於緩解攝護腺肥大相關症狀,但其療效尚存在爭議,並且需要進一步研究證實。
在使用這些藥物時,患者應根據醫生的建議使用,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和禁忌症,並且定期進行複查以確保治療效果。最終治療方案應根據個人情況和醫生建議而定